《非凡匠心》张国立披龙袍 体验皇家工艺
《非凡匠心》
古朴典雅、精美华贵的景泰蓝,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被称为国宝“京”粹,然而这项技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却濒临没落。本周日北京卫视《非凡匠心》“匠心体验引领者”张国立再穿龙袍,向于洋、种丹妮科普景泰蓝的知识。为了有切身体会,三人特地拜师珐琅厂第三任总工艺美术师、同时也是林徽因的第二代弟子钟连盛,亲自体验了景泰蓝极为细致、繁复的流水线工艺。张国立感慨:“点蓝时,一个是掐丝缝隙那么小,每一个颜色都不一样,还要去做渐变,有的时候手稍微抖一点,颜色就串了,一天下来头晕眼花。详细地了解景泰蓝的生产过程,让我们更加敬佩这些为景泰蓝工艺传承发展做贡献的珐琅厂所有技师们。”
《非凡匠心》
《非凡匠心》
张国立如数家珍介绍景泰蓝
张国立再穿龙袍“指点江山”
“皇上”再穿龙袍 张国立谈景泰蓝如数家珍
本次皇家工艺美术匠心之旅还未开始,张国立就用三道关于景泰蓝的基础问题考验于洋和种丹妮两位年轻“匠心体验者”。两个年轻人回答错误,被罚在景泰蓝展厅补习,而身穿龙袍的张国立早已在此静候多时。曾经作为皇家御用品的景泰蓝,自然要让“皇上”来科普。听到两个“匠心体验者”的一阵“瞎说”,张国立忍不住站出来纠正错误、进行科普。张国立侃侃而谈,博物馆中琳琅满目的景泰蓝工艺品,从瑞兽到香炉,名称和用途,对他来说都烂熟于心。原来,张国立通过演戏了解景泰蓝,《康熙微服私访记》的大殿上就曾经摆过景泰蓝工艺品,而为了这次的匠心体验,他专门学习了相关知识,张国立调侃道:“这点学问,都是iso国际认证的。”
《非凡匠心》
张国立、于洋和种丹妮一行三人参观博物馆时,两个年轻人发现,林徽因、梁思成夫妇与景泰蓝竟然有不解之缘。张国立讲起自己在做准备工作时了解到的信息:“五十年代初期,景泰蓝市场开始萎缩,匠人们为糊口纷纷转行。景泰蓝工艺濒临失传之时,林徽因、梁思成夫妇被一只景泰蓝花瓶吸引,开始关注景泰蓝。1951年,梁思成、林徽因在清华大学成立工艺美术研究小组,林徽因抱病带领钱美华等学生经过长期调研,将景泰蓝制作工艺传承下来。小组终于研究出新中国第一批景泰蓝,被郭沫若称为‘新中国的第一份国礼’,在国际舞台大放光彩。”可以说,没有林徽因、梁思成,就没有珐琅厂的今天。
张国立拜师林徽因弟子 体验点蓝工艺头晕眼花
景泰蓝乃纯手工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在掐丝、点蓝、烧制、磨光这主要的四大工序里,还糅杂多达108道工序,必须由一个团队集体合作才能完成。“匠心体验引领者”张国立带着“匠心体验者”于洋、种丹妮来到北京珐琅厂,决定分别体验一道工序。珐琅厂第三任总工艺美术师、林徽因第二代弟子钟连盛介绍:“尽管是流水线工艺,然而每道工序都异常繁复,除了技师要有极高的审美天赋外,还考验着他们极大的耐心、细心和毅力,在这里工龄十年以上的技师才能操做。”
张国立选择学习最需要细心的点蓝工艺,一天的体验下来,张国立已经因长时间伏案工作而头晕眼花、腰酸背痛。颇有耐心的种丹妮也在体验过掐丝工艺后坦言眼睛已花。而一直在800度烧炉前呆着的于洋也已然感觉身在火焰山。殊不知他们拜访的老技师从事这项技艺一干就是三四十年,有的已经退休却仍然放不下心中的这份牵挂,仍守着这一方天地,要将景泰蓝这份国宝“京”粹传承下去。张国立坦言:“这玩意急不得,一点都不能想别的,只能踏踏实实好好做。景泰蓝工匠人守着这一方古旧的天地,传承古法、创新发展,一代代景泰蓝人才是景泰蓝工艺百年发展史中,最为闪耀的晶莹之光。”
经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抢救,景泰蓝制作工艺得以传承下来。时光流转,景泰蓝的火种由林徽因的第二代弟子钟连盛及其28岁的年轻弟子曾洁延续下去,而秉承着《非凡匠心》每期都会以新老两代匠人合作一件匠心之作,在张国立、于洋、种丹妮的主题构思下,钟连盛和曾洁联手合作了一对名为“和和美美”的景泰蓝作品,展现中国两代匠人一脉相承,大善大美的工匠精神。